行进中国·创新山西|一键采煤 “黑领”变“白领” 行进中国·创新山西|奋斗在地下深处的坚守 行进中国·创新山西|一块煤“从黑到白”的奇妙之旅
近日,人民网“行进中国”主题调研采访团队走进山西,围绕“创新山西”主题开展为期一周的行进式采访报道。一路前行,采访团队见证了山西积极探路向“绿”转型、向“新”而行、向“智”发展。
乘势而上、久久为功。手撕钢、笔尖钢、核电用钢……一大批高精尖特产品的问世,彰显出老牌国有钢铁企业太钢集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培育新优势、澎湃新动能的铿锵步伐。
“你们能想象到吗?这儿以前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矿区。”站在山西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的高处,青翠的油松挺立。望着眼前的万亩林地,中煤平朔集团生态产业公司总经理柴书杰发出感慨。
“智慧”与矿井相遇,带来深刻变化和新生活力。实时画面上,井下采煤、运输等工序,作业人员位置等,一目了然。
晋武能源生产的铸造型煤,因“高固定碳、高强度、高发热量、铁水增碳效果好、热反应性好”等优点,获得了国内外一些大型制造业企业的青睐。
大饼夹一切、煎馍、炒琪、圈圈馍、葱花饼、香酥麻花、油炸丸子、芥末凉粉、老式糕点……“碳水之都”的晨光盛宴,让食客们在热闹市井中感受升腾的城市烟火,唤醒一天活力。
真正进入200多米的露天“矿坑”,记者才发现自己进到了“巨人国”。路上穿行的黄色矿卡最大的能一次运输三百吨碎石,光轮胎就有三米多高。而“装货工”——拖着电缆的“电铲”则更高更大。
“采煤机已启动成功!”在华阳二矿调度指挥中心,随着工作人员轻点鼠标,300多米深井下的采煤机开始掘进,割下的煤炭通过皮带传输至地面。煤矿智能化升级,让昔日“黑领”变“白领”。
买件“国宝级文物”带回家、与脸不太红的萌版关公合个影、喝一杯老陈醋咖啡、囤几两“熬夜水”的原料……在太原市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钟楼步行街走一走,总会让你觉得刻在山西人“基因”里的,或许不止午睡。